这位上海妈妈真厉害,30㎡小家改装的温馨又治愈,被30万网友狂赞
记得点击关注“本设家居”哦~让你装修少走弯路,房子越住越温馨!
由于在日企工作多年,日本人和日式家居接触比较多,所以每次打扫屋子,就会想起那些日本妈妈总能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,一尘不染。除了家居的干净整洁,她们对空间的利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每一个角落都不会浪费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但是,本期家居案例的一位妈妈也不逊色,她家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宅里,建筑面积为30㎡,房龄已达40年,掩映在一片高楼林立中。改装后的小家温馨又治愈,一家四口人住也不拥挤,有一种闹中取静的舒适感。
当她在网上晒出家居生活照后,得到30万人网友狂赞,不得不佩服!
先看看她家的客厅,乍一看面积并不大,但是经过上海妈妈的精心布置,却显得温馨、宽敞、明亮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是如何改造这个家的吧。
平面布置图
房子为“一”字型结构,承重墙较多,打开入户门就是厨房和卫生间,往里是两间卧室兼当客餐厅,三个孩子缺少阅读和写功课的位置。
根据居住人员和生活习惯,在功能布局上做了一些调整,入户处增加独立玄关,卧室抬高,每个区域都设计了储物柜,收纳满分。同时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,还塞下了浴缸,一家人睡前泡个澡,洗去一身的疲惫,别提多爽了!
在上个世纪8、90年代,上海人住房紧张,常常利用便利灵活的板材家具,来解决小户型家居的生活挑战。不仅在空间利用上做到极致,还能通过对细节和材质的把控,让紧凑的空间也变得明亮宽敞而舒适。
玄关
入户处设计出一块三角形的独立玄关,地面铺设浅咖色地砖,矮凳换鞋,墙面的白色洞洞板用于收纳各种小件物品。
这种装修设计手法的亮点在于方便打理,从视觉上也解决了之前开门就是厨房的尴尬,而拉丝玻璃的朦胧感,起到了遮挡视线的作用,很好地保护了隐私。如果你家也是无独立的小户型,这个设计值得借鉴。
利用玄关背面的空间设置了洗漱台,台面下方嵌入式安装了洗烘一体机,巧妙地将洗衣和洗漱功能结合在一起。
墙面上的白色收纳架放置洗漱用品,洗烘机左边的抽柜储藏清洁用品,空间一点都没有浪费,在天花暖光射灯的渲染下,空间显得实用又精美。
开放式的厨房为一字型,在玄关的右边,满足日常洗菜、切菜、蒸烤煎炸等烹饪需求。旁边白色百叶门是一个面积约0.5㎡到顶储物柜,用来储藏各种五谷杂粮、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,白色墙砖搭配乳白色橱柜,让空间显得简约清爽,不拥挤。
冰箱在厨房的对面,侧面是18公分的层板柜,用于收纳各种杂物,柜子45度切角减少尖锐感,与入户玄关地面斜边形式呼应。
餐厅
这套房子的层高有2.68米,上海妈妈巧妙地将垂直空间一分为二,阁楼作为妈妈和女儿的卧室,下方则是一家人的餐厅,靠墙定制一排白色餐边柜,餐桌也是选择可收纳式,目之所及空无一物,更能加大空间的宽敞之感。
卧室
从餐厅一旁带储物功能的楼梯前往卧室,墙面和天花刷乳白色漆,1.8米的大床搭配米白色床品,两个人睡,宽敞舒适。当黑夜来临,拉上窗帘,空间显得静谧温馨,有安全感。
附上空间分隔尺寸图,仅供参考。
餐厅的旁边定制了一组乳白色衣柜。
多功能厅
客厅具备多功能性,机智的上海妈妈摒弃了多余造型和装饰,以大白墙搭配两用沙发,极简的设计让整体效果显得很简单,这也是让空间显宽敞的一种精妙的装修手法。
在这里看电视、和孩子聊聊天,一点都没有拥挤感。
虽然家具和物品极少,但是每样都是精品,轻巧的铁艺桌子铺上纱织桌布,搭配一抹绿植和装饰画点缀,给人一种简单又不会太过单调的视觉体验。看着家里每一个角落,都充满了家的温馨氛围,这位妈妈品味实在太好了。
阳台
有了洗烘一体机,阳台不再只是晾晒功能了,上海妈妈在两边定制了写字桌,为两个儿子提供了阅读和写作业的空间,学习累了,转头就能欣赏窗外的景色,很解压,也很治愈。
卫生间
卫生间墙地面采用灰色砖,壁挂式马桶好清洁,不留任何卫生死角,靠窗位置安装了一款日式的深泡浴缸,放满水可以升到胸口的位置,特别在是寒冷的冬天,泡个热水澡,想想都觉得舒服惬意,这出现在小户型家居,简直不敢想象。
看完全文,你喜欢上海妈妈这样设计的小家吗?如果觉得还不错,那就点个赞吧,感谢阅读,下期见!